7月13日下午,江苏海洋大学迎来一群特殊的小朋友——来自连云港爱德福家庭支持中心的十余名自闭症儿童在家人和志愿者的陪同下走进海洋馆、VR实验室,畅游海洋世界,体验科技魅力。海洋馆里大型中华鲟标本和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标本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以这样的方式与海洋生物相遇,小朋友们兴奋不已,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暑假刚刚开始,江苏海洋大学青年学生志愿者们先后到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州区、灌云县等地,走进乡村小学、特殊儿童教育机构,牵手“唐宝宝”、“星星的孩子”、留守儿童,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关注港城弱势小学生群体的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每到一处,就撒下一串爱与责任的小火花,在社会实践大课堂,展现了海大学生勇担社会责任的青春风采。
让“星星的孩子”脸上挂满笑容
连云港爱德福家庭支持中心一直致力于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治疗。江苏海洋大学志愿者多年来一直坚持利用课余时间和暑期前往该中心,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用爱心和守护助力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走出“孤独”的阴霾。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首先来到海洋馆,听老师和讲解员介绍展品。当听到海洋馆的李士虎老师讲到很多动物濒临灭绝,长江已经禁捕多年,参观的小朋友也似乎理解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意犹未尽的孩子们随后来到虚拟现实(VR)教学中心,带上3D眼镜“登船”学习海洋船舶构造。立体的画面、精巧的构造让小朋友惊叹不已,满怀好奇地举手提问。来到3D打印技术中心,画张图就能打印出自己喜欢的玩偶让小朋友们忍不住问东问西,也打开了与他人交流的心门。小朋友们现场观看并体验了3D打印,拿到了自己心仪的打印作品,脸上溢满了笑容。
点亮留守儿童的艺术火花
炎热的七月,赣榆区墩尚镇岭灶村文体活动中心坐满了小朋友,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志愿者们正在教授留守儿童手工创作。“今天用超轻黏土创作海洋生物很有意思,老师讲的很有趣,我非常喜欢,希望她能教我们多做一些有趣的手工创作。”逐渐变得开朗的留守儿童王萌萌兴奋地和大学生志愿者交流学习感想。
艺术设计学院“艺同走,与童行”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自2016年以来,持续在墩尚镇岭灶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已是第五个年头。志愿者们结合艺术专业特色,教授留守儿童剪纸、折纸、绘画、陶艺、扎染等艺术知识,辅导孩子们功课,致力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现状,用艺术点亮童心。
为了更持续、有效地关爱留守儿童,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基础教研室党支部教师党员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用系统地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点亮留守儿童的艺术火花。
“云”支教助乡村孩子健康过暑假
受疫情影响,暑期校园实行封闭管理,来自药学院“药眼”支教团的队员们决定以‘云课堂’的方式,对灌云县小伊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开展支教活动。
支教团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在乡村小学开展义务支教工作,为了保障今年首次尝试的‘云支教’顺利开展,学院为支教团配套了专业的影音设备和良好的授课环境。团队成员对课件内容多次打磨和研讨,并经过多轮试讲才能展现在荧幕上。“除了日常的基础课程辅导,我们增加了音乐鉴赏、趣味实验、世界奥秘、急救知识、历史、阅读等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课程。”支教团队长汤蕙萁对“云”支教活动的开展充满信心。
支教团成员还提前深入部分学生家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庭网络条件,摸排学生学习状况,并给孩子们带去了彩笔和作业本等。今年小学毕业的茆一轩父母常年在外,爷爷年岁已高,课程学习全靠个人摸索很吃力。考虑到“云支教”未设置高年级课堂,支教团成员王念成主动与茆一轩建立帮扶关系,帮助他做好升学衔接,陪伴他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