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7时,我校第一期菁英人才学校开校第一课在艺术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课程由校团委副书记黄吉庆主讲,参与人员为菁英班全体学员。
课程一开始,黄吉庆老师以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仰的话语“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为切入点,引出信仰的话题。
接下来,黄吉庆老师从信仰的定义、信仰的作用、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危机、如何树立信仰这五个方面向我们解读了他对信仰的认识。
信仰,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可分为原始信仰、宗教信仰、哲学信仰、政治信仰。信仰的作用是,能够战胜死亡的恐惧、明白生存的含义、探究世界的源头、了解未知的谜团、明白人生的价值。黄吉庆老师从藏民朝圣、红军长征等例子向学员们讲解了信仰的伟大力量。
无信仰社会的八大标志,为不干正事、假货泛滥、追求神通、成名无底线、高人频现、虚假捐献、为富不仁、社会诚信差。黄吉庆老师在讲到“不干正事”的时候,举了河北省委常委丛福奎信佛的例子;在讲到假货泛滥的时候,举了长春长生假疫苗事件的例子,以便学员们清楚理解。信仰危机的症状,有信仰模糊、信仰淡化、信仰动摇、信仰缺失、信仰异化。黄吉庆老师从而引出“青年人的信仰是什么?”这一问题。以香港修例风波及暴乱事件为例,讲解了它的内因——爱国主义教育缺失、外因——美国幕后指挥,并指出青年人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就如何树立信仰提出三点建议:一,真学,不人云亦云;二,深学,部浅尝辄止;三,常学,不朝三暮四,并向学员们推荐《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书。
最后,黄吉庆老师将2012年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送给学员们。“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至此,本次课程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