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度过了好多个礼拜,渐渐地停课周和考试周离我们越来越近,我想信,小伙伴们最怕的应该是知识点类的记忆背诵了吧。当然,我们面对的还有挂科的恐惧,不管是谁,都会担心自己会在期末考试中挂科,这样的担忧就让我们产生了压力。所以在这这的学习周报中,我与各位小伙伴分享了提高知识点的背诵效率的方法以及一些减压的歌曲。希望大家在紧张的复习迎考过程中,适当的给自己减减压,劳逸结合更有效哦。
一、 学习技能类
(一)认识背诵的原理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看,背诵的过程,不仅仅是从“开卷读数遍”到“掩书背数遍”的过程。由“阅读”到“背诵”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 识记阶段——经过多次的阅读,达到熟悉(注意熟悉的要求)与记住的目的。2. 保持阶段——指记忆的材料在脑袋中的储存。3. 再现阶段——包括在一段时间后重读原来的需要记忆的材料和回忆原来的材料两点。三个阶段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认识到这一原理,我们在背书的时候就会克服盲目性,注重科学性,从而提高复习背诵的效果。
(二)注意熟读的“熟”与背诵的“诵”
不少人背书,只是机械地将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只重“读”,不重“熟”,只重“背”,不重“诵”。这样识记,效率往往不高。熟读,不但要求读到熟练的程度,而且要求熟悉背诵材料的内容、结构、脉络,理解背诵材料达到如数家珍的程度。革命老人徐特立背书,就很注重这一点。他说:“我读了书上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后,就闭着眼睛想: ‘这儿告诉了我一些什么知识?’弄懂了,再读下去。这样,读一本,懂一本,牢牢记住”。熟读,不但包含机械记忆,而且包含理解记忆。背诵,则要求从“背”转化为“诵”。毛泽东同志背书,就是这样做的。别人请教他背书的方法时,他介绍说:“我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
(三)理清思路,分合相间
文有文的思路,诗有诗的思路。思路是背诵的导线,把握住它,背诵时才不至于发生漏背、乱背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与巩固记忆。试以背诵朱自清的《春》为例,我们记住盼春——描春——颂春这一思路,以此为背诵《春》的导线。并按这一思路的层次,分段背诵,熟一段,进一段,步步为营,逐段推进。
(四)心专、脑思、手动
积前人背书之经验,无不强调要心意专一,切忌浮躁,目在书而心在外,口念音节,心猿意马,这样是无多大收益的。有位心理学家做过实验:专心背诵两遍,胜过心不在焉地背诵十遍。脑思说的是边背边思考下文,边记住易错、易漏的地方。大文豪郭沫若背书,就很注意这一点。他说:“背书中的思考与瞻前顾后很重要。”手动是说边背诵,边试着默写(一般是指成诵之后进行),把语言信息还原于文字,一方面又可以记录背诵效果,以便查对、补缺。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背书,就是用这种方法,他边诵边默,一个暑假,居然背熟了上百首古诗,十几篇古文。
(五)注意阶段性的重背
1.记忆的保存,是有前深后浅的识记规律的。它有渐忘性,原来储存于大脑的信息,会受新输入的信息的影响,加以时间推移,渐忘率便会越高。根据科学实验证明,阶段性地保持识记材料的重现次数,有助于加深记忆,一般是第一次,最多隔七天,以后每隔三、四天,就要重现一次记忆内容,经数次重现,印象就会很深。这也就是“学而时习之”可以使人“悦”的道理。
2.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尝试着把需要记忆的内容想得有意思点,达到一种我就是爱你的地步。
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重复绝对是记忆的基础。
5.及时复习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比如边读边记的方法。研究表明,朗读时“发声”这个能动因素和“耳听”这个被动因素同时作用,对大脑的刺激比单纯默读强得多。特别是当头脑不够清醒时,朗读可以使精神集中,让记忆效果更好。
8.多种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9.最佳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当然了大家在备考的这段时间也可以多吃一些核桃之类补脑的食物。
最后想重点谈一谈记忆的时间。记忆的时间节点很重要。
我相信,很多同学每天睁眼后的第一件事和闭眼前的最后一件事都是玩手机。但事实上,你浪费了记忆黄金时间去做了一件最休闲的事情。每天睡各种回笼觉的前后以及复习不同的学科转换思维的节点都是记忆的黄金时段。
比如,午睡前,大家快速的背诵一篇英语作文或者某个政治知识点,然后再爬下睡觉,睡醒后火速再翻一遍。再比如,你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躺在床上,在脑子中过一遍今天背过的知识点,第二天早起再过一遍,这样你相当于一天记忆了三次,效果一定会比记忆一次好。
二、 校园生活类
在忙碌的学习以及紧张的复习迎考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压力,有时甚至会影响生理与心理健康。那么此时减压就是有必要进行的活动了。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推荐几首减压的音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中村由利子”的音乐
中村由利子是在《对不起,我爱你》、《春日》、《冬季恋歌》等影视剧中担任主题曲和插曲演奏的作曲家兼钢琴家。她演奏的音乐抒情婉转,让人脉搏平稳,身心也变平静。
2.“安德列·加侬”的音乐
与其他钢琴演奏家喜欢与小提琴进行协奏不同,安德烈更喜欢和低音大提琴合作演奏。 他不是单纯卖弄技巧地进行演奏,而是用温暖的心真正用心在演奏,他的音乐像潺潺流水的一样可以抚慰人的心灵。
3.“Sigur Ros”的音乐
来自冰岛的后摇滚Sigur Ros的音乐充满了神话色彩,神秘而又美丽,能够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般,因此也具有减压功效。尤其是他们创造的语言“希望语( hopelandic),就像婴儿的呀呀学语,能让你一身的疲惫都全部消散。
4.“多特”的音乐
来自德国的多特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冥想音乐家,他利用电子乐器,自然之声,东方民俗音乐和宗教音乐创造出了“冥想音乐”。他认为潺潺流水声、淅淅沥沥的雨声、电闪雷鸣、莺转鸟鸣、昆虫鸣叫,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波长和呼吸,这些声音通过耳朵进入人体内部就能刺激“真我”,释放压力。
5.“恩雅”的音乐
爱尔兰女歌手恩雅拥有梦呓般的声线,她唱出的简单旋律神秘又空灵,被誉为“治愈心灵的音乐”,是最受心理专家追捧的减压音乐。
6.“史蒂夫”的音乐
“创造新声音的改革家”的史蒂夫,自电子音乐诞生以来,就不断推出各种实验性的音乐,他的《NOW》、《storm warning》和《sound of earth》等专辑,都有神奇的减压能量。
7.“雅尼”的音乐
心理学专业出身的雅尼,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优点融合一身,创作出了通俗易听的声音,安静又舒服。
8.“Riley Lee”的音乐
Riley Lee也是值得关注的冥想音乐家。出生于美国德州的他擅长演奏“Shakuhachi(尺八)”等传统乐器。尺八原为中国唐代管乐器,后传入日本,淡化了乐器的功能,反而多用于休憩和净化的道具。和尺八相似的乐器还有印度的“bansuri”和韩国的“大金”,因发出独特的清澈音色,自古以来就受到冥想家的爱戴。用这些乐器演奏出的音乐能平衡自律神经系统,还有助于释放α波,使人处于轻松的状态。
9.“fishmans”的音乐
日本乐团fishmans的《long season》可以说是对人生深刻而超前的音乐性格言。一首长达40分钟的乐曲做成的这张专辑,融合了摇滚和电子乐,以及日本的传统乐,奏出的是幻梦一样的梦境。从这长长的梦中醒来,你也就能忍受任何的人生磨练了。
10.“林海”的音乐
一种琴声 如呢喃似轻诉,有一种心情 如飞行似遨游 ,以琴声调心情 以心情佐琴声 ,新世纪治疗系音乐 倾听繁华世界里单纯的声音 最清澈动人的音乐旋律。
以上便是本周的学习周报,大家静请期待下周吧!如果你有好的学习资源,大可在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哦!
淮海工学院学生会学习部